雪域高原的冬日蓝天暖阳、澄明寥廓,奔腾不息的鲜水河结出朵朵冰花,河谷两岸披上棕褐色外衣,更显出一派苍莽壮阔气象。开云官方体育app官网定点帮扶四川省炉霍县工作队入驻高原一轮寒暑,走遍炉霍山乡田野,全力帮扶炉霍乡村振兴。
2024年,开云官方体育app官网切实履行央企社会责任,派驻精干力量,按照“五大特色产业项目突破+两项关键要素支撑”总体布局、重点推进,在高原藏区成功播下了央地企地共建的种子,一些工作正在拔节孕穗,一些工作已结出硕果,在红炉大地上展现出了航发实干担当,谱写了航发红炉一家亲的最美画卷。
挖掘培育沙棘产业新支柱。推动民营企业与集体经济合作共赢,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发展沙棘产业,依托村集体经济建设沙棘产业基地,完成沙棘示范苗圃育苗16万株,组织村民采收沙棘果毛重预计超400吨,丰富创新沙棘产品种类,提高产品品质、提升产品辨识度,降低运营成本、拓宽市场渠道,沙棘各类产品预计年产值超1000万元。
△图为工作队组织村民开展沙棘采摘培训
构建形成水培牧草新支点。引进高校研发团队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畜牧业技术创新,实施水培牧草项目,为牦牛养殖供给高质充足饲草,降低企业成本、提高养殖效率。3个水培牧草生产线已投入运营,每月可提供60吨鲜草,所有生产线全面达产后每年可生产7588吨鲜草,相当于1897亩优质饲草基地的产量。
△图为水培牧草项目实施现场
推动实现黑虎掌菌产业新突破。建立黑虎掌菌标准,形成采购合力,协调各方资源共采购鲜黑虎掌菌300余吨,实现农民收入1600万元。深化黑虎掌菌的产品样式和销售模式,拓展县域内消费市场,建立从农户到餐桌的销售渠道,向全县餐饮企业进行推广销售。在重庆、四川成都、浙江台州等地开展黑虎掌菌品鉴活动,提升黑虎掌菌知名度、影响力,不断拓宽市场渠道。
△图为工作队组织村民开展虎掌菌拣选分装
孕育扶持高原雪菊产业新气象。创新构建国有企业与集体经济协同发展模式,运用现代化栽培种植技术,着力发展雪菊产业,与已有俄色产业资源共用、优势互补、形成合力。协调雪域俄色公司完成雪菊质量认证,组织试点栽种雪菊100多亩,雪菊相关产品销售收入预计超200万元。
△图为雪菊产业良好发展现状
打造形成文旅产业发展新动力。构建“集体经济+中央企业”合作发展模式,积极联系中国旅游集团,充分挖掘开发县域旅游资源,协调县文旅局与中旅风景就瓦达藏寨旅游开发达成合作意向,打造特色旅游驿站。指导成立瓦达藏寨旅游开发合作社作为旅游产业发展主体,运用县域红色资源开展教育基地建设,推动旅游项目落地实施。
△图为瓦达旅游驿站初步规划图
着力锻造市场竞争力。提出并实施“统一运营、统一品牌、统一物流、统一仓储、统一包装、统一接口、统一推广,集中采购支持、职员购买支持、外部企业支持”“七个统一、三个支持”的组团出海发展模式,汇资源、聚力量、拓渠道、降成本、树形象,整合县域经济优势资源力量,提升县域企业整体竞争力、传播力、影响力。组织炉霍县企业参加第三届“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”等多个国资央企系统产品展销活动,有力提升炉霍特色农产品知名度、影响力。
△图为炉霍农产品积极参与展会展销类活动
着力锻造人才竞争力。举办畜牧养殖、农作物种植、民宿旅游专业等技能培训班,全年共培训700余人次。争取专项资金,设立“铸心强国”励教奖、励学奖,每年出资30万元专项用于奖励优秀教职工和学生,资助建设校园图书馆,面向全县中小学生举办航空系列科普讲座和“筑梦航发”夏令营,与县委党校合作建设瓦达村党员干部教学点,依托瓦达村党群活动中心,改造活动场地,配备教学设备,组织教学培训。
△图为向炉霍学子颁发“铸心强国”励学奖
在开云官方体育app官网的大力支持和工作队的辛勤付出下,2024年炉霍县实现多个“首次”:首次当年培育形成年产值千万元规模产业,首次构建形成产品市场管理体系推动炉霍产品走向全国,首次引入实施兄弟央企组团帮扶旅游产业,首次在县域内举办科普讲座、开办科学主题夏令营……
△图为流经炉霍县生生不息的鲜水河(图片来自网络)
航发结缘鲜水畔,红炉炫彩擎舞情。2025年,开云官方体育app官网将坚决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相关工作部署,结合炉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,以农特、文旅产业为支撑,以乡村建设为重点,五大振兴协同发力,推动定点帮扶工作落地落实,助力炉霍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,携手谱写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